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蓮池舞:“目蓮救母”傳孝道

蓮池舞又稱“打蓮池”,在蕉嶺地區流傳了300多年,是在“香花佛事舞”民間舞蹈活動流傳中不斷發展形成的佛教舞蹈,用於為死亡的婦女超度亡魂,勸善信佛。蓮池舞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,教化功能強,表演地點在氣氛肅穆的靈堂,唱腔低沉哀切,舞態輕盈,在發展中不斷摻進客家民間其他的藝術,形成了蕉嶺客家地區民俗文化獨特的風格。最近,蓮池舞被收入廣東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。

據傳,蓮池舞的創始人為牧原和尚。牧原和尚,梅州興寧人,舉人出身,中舉後到曹源寺(祥雲寺)出家,創立“橫山堂”學說,曾主持興寧、龍川、江西、福建等地的庵寺,廣收門徒,傳播教義,其流派傳入泰國等東南亞一帶。其創作該舞蹈的目的,是通過在喪事中表演蓮池舞,運用唱、跳、念、做這些花樣繁多的動作手法,轉移死者家屬的注意力,減輕對死者的哀思。據傳,蓮池舞源於佛經中“目蓮救母”的故事:佛家大弟子目蓮為救母親脫離地獄(蓮池),持神通廣大的法寶池杖(錫杖),破地獄救母。因而,蓮池舞又具有勸善懲惡、宣傳驅難報恩、敬老孝道的功能。


蓮池舞舞態輕盈迴旋,糅進了不少客家民間藝術的表演形式,形成客家民俗文化獨特的風格。其表演程式分為:告佛、行三途、雙龍出洞、打三寶、請十方、普庵注、咐涅、 四教主、仰啟、歎木蓮、送天王、灑香水、蓮池海會等。表演形式可由3人至24人組成:3人為單蓮池,4人為雙蓮池,8人為八角蓮池,如此類推至24人為止。表演者為“齋鸃 ”(尼姑),身著黑色大襟衫,黑長裙,各持“蓮池杖”及珠杯、小鑼、小鈸,邊舞邊吟經文。音樂配以流水板、短七字板、兩下半鼓、快板、長七字板、仰啟慢板、禪板、普庵注板、一下半慢板、鑼鼓快慢板等。表演動作有滾杖花、滾腕花、脆地盤腕花等。

近年來,蕉嶺縣委、縣政府高度重視蓮池舞的挖掘、整理和提高工作,重新對音樂、舞蹈動作進行了整理,服裝等方面都進行了更新設計,音樂由原來的佛曲改編成山歌基調音樂,悠揚動聽,舞蹈語彙也得到昇華,形成了藝術性和觀賞性較強的民間舞蹈。
返回列表